首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非遗文化
来源:新华网

8月31日,一名印度尼西亚记者(左)在峰会新闻中心了解传统木工榫卯技艺。

8月31日,在峰会新闻中心,传统木工榫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辛全生(左二)向参会记者介绍榫卯技艺。

8月31日,工作人员在峰会新闻中心向外国记者介绍杨柳青木板年画。

8月31日,工作人员在峰会新闻中心向外国记者介绍天津泥人张彩塑。

8月31日,参会记者在峰会新闻中心的杨柳青木板年画展台体验。

8月31日,外国记者在峰会新闻中心的杨柳青木板年画展台体验。

8月31日,工作人员在峰会新闻中心杨柳青木板年画展台向记者介绍拓印技术。

8月30日,参会记者在峰会新闻中心的曾氏华服传统手工精细制作技艺展台制作盘扣胸针。

8月31日,工作人员(右)在峰会新闻中心的曾氏华服传统手工精细制作技艺展台向记者介绍盘扣胸针制作技艺。

8月31日,参会记者(右)在峰会新闻中心的漆器制作技艺展台体验制作漆扇。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位于天津梅江国际会展中心的新闻中心设置非遗体验展区,为参会记者提供天津泥人张彩塑、杨柳青木版年画、郑氏漆器、传统木工榫卯技艺等非遗项目体验。
新华社记者 戴明轩 摄
[责编:杨亚楠]
                            上一篇:科技赋能 让非遗更炫酷
                            下一篇:电力赋能 茶乡更香                        
        群星奖照亮曲艺传承路
        刘洁:武汉面塑“弄潮儿”
        阿拉腾乌拉与沙力搏尔式摔跤
        安顺地戏 好风景里有文化
        十年创新 琼剧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