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非遗文化
陕西凤翔泥塑: 千年泥塑绽新彩(我与非遗)
2025-04-26 10:16 编辑:dcadmin 点击0

本报记者 高 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88097ea830290fbb73b9ade95e9d7f8e_46e1159b-ad1a-43aa-9311-02480291de9d.jpg

翻 坯       胡新明在进行翻坯。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8e9cda96610c8ecccc8ad6a2b2e00b2e_a364ed55-2ee2-47eb-bdae-ade02229413b.jpg

合 坯   胡新明在进行合坯。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7bb7c56af0b085a4dba11c26b29259ed_bf83480c-3f42-43c3-8a46-bbfe5c47db66.jpg

粉 洗   胡新明在给泥塑进行粉洗。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51bb2e09df088c0fa904db64aaf603ae_74b21106-03e8-41c9-9e92-deb4952f88af.jpg

上 色   陕西新明泥塑工坊员工在给泥塑上色。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089c64a30a5f35aa9b45e0bd75b0165b_f8ef787b-c72b-4dd1-9f6e-cbc5dbe47b7e.jpg

六营村“坐虎”彩绘泥塑。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5e44f54b6b58f9e604000ca3b72e96f5_7ce91a8d-6cd2-442a-af44-72dff5115bd9.jpg

凤翔泥塑中的经典造型“坐虎”。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757be243edd9de6b37f600ae3ae26de5_0b9025d4-c900-4620-8412-7cbfd7dff0f9.jpg

十二生肖造型泥塑。

本报记者 高 炳摄

d3a6b9d84971407a7c08d273a4df4bb5_2e257817-ce44-49c0-820d-acd893d5035a.jpg

游客在六营村欣赏泥塑作品。   凤翔区委宣传部供图

e255bd61c4be0b05d3c050bb7f23da42_29df1ccd-c336-4206-b479-9fa37d8dd4fe.jpg

扫码观看视频

      仲春时节,驱车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城东的“泥塑第一村”——六营村,还未到村口,一尊20多米高的巨型“泥塑坐虎”便映入眼帘。   仔细打量,虎身色彩鲜艳,双目炯炯有神。“虎,是凤翔泥塑中的经典‘主角’。”60岁的胡新明笑言,“它护佑着西府百姓,穿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   胡新明是凤翔泥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11岁学“泥耍活”开始,他与凤翔泥塑结缘已有半个世纪。   凤翔,地处关中西部,古称“雍”,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从某种程度上说,凤翔泥塑与秦始皇兵马俑同宗同源。”在胡新明看来,“经典的虎面造型,也与周秦青铜器的兽面纹高度相似,散发着狞厉之美,可见其渊源颇深。”   时空流转,这种传承千年的手工艺至今仍流行于民间,见证着这方土地上的婚丧嫁娶、祭祀庆典,也融入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过年请“家宅六神”,祈求四季平安、赐福纳祥;婚嫁用“麒麟送子”,祝愿多子多福、人丁兴旺;小孩满月送“老虎”,用意镇宅驱邪、护佑安康……   前些年,胡新明大胆尝试,在泥里加入纸浆、棉花、面糊、糯米汁等,反复试验,研制出“摔不烂”的泥塑;创新泥塑造型,让各类产品推陈出新。   与此同时,六营村泥塑产业的发展也势头喜人。如今,全村有200多户、上千人从事泥塑产业,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泥塑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村里还建了泥塑传习所、体验园,“非遗+文旅”拓宽转型新路子。   历经岁月沉淀,凤翔泥塑的名气越来越大。2002年、2003年,胡新明和村里老艺人胡深合作设计的泥塑马、泥塑羊,连续两年被选为生肖邮票主图案。2017年,胡新明带着作品“凤尾鸡”,走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   古老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胡新明的儿子胡锦伟,在大学学的设计,毕业后也跟着父亲做泥塑。他尝试融入更多现代、时尚元素,开发出围巾、眼罩、冰箱贴、手机壳等泥塑元素新产品,受到网友热捧。   “在时间长河中,每一辈人所融入的时代特色,是民间艺术生命力不断延展的源泉。”胡新明感慨不已,“小小泥塑,凝结着这片黄土地上老百姓最朴素的心愿,也‘捏’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责编:牛镛、岳弘彬)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ad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