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指导委员会非遗文化
广 西:多彩非遗展示带给游客更多惊喜
2025-05-20 17:02 编辑:dcadmin 点击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五一”假期,葡萄牙摄影师若昂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龙脊梯田景区,用镜头捕捉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别样的民族风情。在这个假期,龙脊梯田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黄洛瑶寨的红瑶阿姐们载歌载舞,将神奇的长发文化和精美的瑶族服饰搬上舞台;龙脊古壮寨的“开耕节”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向广大游客呈现了壮家传统的开耕、挖田等农事活动。游客们不仅为壮丽的梯田风景所倾倒,更被多彩的少数民族非遗所吸引,龙胜文旅市场一片火热。据统计,“五一”期间,龙胜当地共接待游客超17万人次,同比增长7.4%;实现旅游总消费1.52亿元,同比增长6.61%。   作为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广西秀甲天下的山水风光声名在外,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广西吸引游客的招牌。近年来,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广西积极探索“非遗+”融合模式,不断创新文旅新场景、新业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有力激发了市场消费潜力,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   茉莉花茶、壮锦、柠檬鸭、老友饼……走进南宁的三街两巷,琳琅满目的“南宁礼物”让人目不暇接。前不久,南宁市文化旅游演艺驻场演出暨非遗进商圈启动仪式在三街两巷举行,现场特设了南宁非遗商品销售区,集中展销南宁非遗及衍生文创产品。

2c3f38f801a5d62712f45f90eeadd0ba_88aedd1c85ec2996220101.png

广西“三月三”活动中的苗族芦笙展示    粟 俊 摄

     据悉,此次活动通过驻场演艺、非遗市集、互动体验等形式,将传统技艺、民族歌舞、特色美食与现代商业场景深度融合,让市民、游客在都市生活的繁华中感受非遗魅力。“这是南宁文旅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非遗与商业的融合,既为商圈注入文化活力,也为非遗传承开辟新路径。”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非遗进商圈是广西不断探索非遗消费新场景的有益尝试。广西结合文旅产业融合深化行动,不断促进对非遗的多元解读和创新发展,通过推动广西“三月三”、彩调剧、桂剧、梧州粤剧等非遗资源的创新利用,打造了一批广西非遗市集、非遗街区、非遗形象体验店,开展非遗展示展览活动,开发非遗研学旅游产品、文化创意商品,进一步推动了对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  

      通过对非遗价值的不断挖掘和创新提升,非遗也成为促进文旅消费活力的一大引擎,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每年的广西“三月三”,既是一次非遗的集中展示,也是一场消费的狂欢。在活动主会场,AI机器人与广西歌手的对歌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壮锦高定走秀让人感慨传统织绣的国际范和现代化,非遗美食和“非遗好物”展销区更是人头攒动……在广西其他城市,游客同样沉浸在不同形式的非遗展示和体验互动中,感受春日里的民族盛宴。   依托“三月三”的节庆IP,广西持续打造文旅活动品牌,串联起城市与乡村、景区与商圈、线上与线下资源,释放“一节带百业”的集群效应。不断丰富的场景也推动了文旅消费的攀升。   “结合‘广西旅游年’的实施,广西以‘跟着节庆游广西’为主题,全年共推出12个主题节庆、近百场非遗主题活动,串联全区14个设区市的民族风情、民俗体验与特色美食,打造‘月月有节庆、处处有惊喜’的文旅盛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郭勇表示,该活动将深度挖掘111个县(市、区)的非遗资源,通过资金扶持、创意升级,打造“一县一特色”节庆品牌,为游客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与感动。(本报记者 郭凯倩)                                                                                                                                                                                                                                                                      [ 责编:杨亚楠 ]

上一篇:八闽大地非遗潮
下一篇:

最近文章
相关文章

ad5.jpg